后现代的遗弃
文 | Plymouth_Rd
如果说前现代的鲜明特色是神谕与传统禁锢;现代把人和人群塑造成理性的,在自由或不自由的结构中承受着无形却沉重的压迫,那么后现代则使用了更加悄无声息却更加残酷的手段:遗弃人。它不主动施加镣铐,却让无力追赶者在技术的自我进化中滑向边缘。
价值的结构性崩塌
社会变迁的加速度前所未有地递增着。知识结构和技能需求在持续剧烈震荡。许多个体在奋力追赶中精疲力竭,最终却注定被时代无情抛下,更多个体则试图爬上随便哪一条小船,即使已经在咕嘟咕嘟的冒水。绝大多数人都被困在价值被不断抽空的位置上,眼睁睁看着自身与创造价值绝缘。这和个人的懒惰无关,这是人类创造的经济学对经济理性的人类的系统放逐。
与此同时,计算机与自动化技术消灭了众多低端岗位,撼动了人类劳动价值的根基。当机器能以更低成本、更高效率执行大量任务,许多人所能创造的价值开始低于社会让其创造价值投入的成本。Deepseek一个月的会员比雇佣一个人做任何事的成本都低。这种人力价值与生存成本的结构性倒挂,使越来越多的人陷入“被需要”的困境。社会结构似乎不再有容纳许多人的位置,他们作为经济单元的意义正被算法和资本逻辑冷静地重新评估甚至抹去。
昔日的产业更替尚留有人类喘息的空间,马车夫能转型成铁路工,纺织女工可以换上更高级的织机,技能的迁移虽艰难却仍存可能。如今技术变革的洪流已彻底冲垮这道缓冲带,岗位消亡不再伴随新岗位的等量新生,反而变成对人类劳动价值的抹除。当自动驾驶取代百万司机,所需的算法工程师数量不足原行业的零头,而横亘在失业者与新职业之间的,是数学、编程与持续学习能力等等不可逾越的高墙。建筑工人面对智能机器人时同样绝望,操作界面上的建模术语和代码指令,将他们的汗水经验变成一堆无用的废物。
成本倒挂最终宣判了多数人的终身流放。机器以近乎零成本昼夜运作,人类却需要工资、保险与尊严。当快餐机器人不会请假起诉,当仓储机械时薪不足人类百分之一,劳动者在资本家眼中便成了亟待清除的负资产。被无人驾驶淘汰的司机涌向外卖行业,而无人机配送又已掐灭这最后的活路,像滚雪球一样越滚越大。旧岗位尸骨未寒,新洼地尚未形成,过剩的人口逐渐化作统计表格中的冗余数据。
失效的旧叙事与新的生存逻辑
这也使得传统的进步叙事陷入了无力的困境。前现代的革命者宣称,国王、贵族和宗教禁锢了他们,所以他们举起了自由平等的旗帜;列宁主义认为资本家掠夺了被雇佣者的剩余价值,因此占大多数的工人应该团结和战斗。然而面对后现代的场景,整个社会的掌握资源的人都选择遗弃他们,没有谁剥削,没有谁禁锢,只有人孤独的凋零。
在这一背景下,个体价值的实现愈发依赖能否被社会看见。这使得信息传播渠道的控制权,亦即传统意义上的第四权的地位被前所未有地强化。网络新媒体的结构打破了原有信息分发的稳定性,显著提升了价值实现路径的随机性。这种可能性诱使大量个体将生存策略转向争夺注意力的舞台,行为模式趋于极端化以谋求突破。环保活动者把自己粘到地上,各类政治组织主动冲击社会共识的核心区域,皆是这种逻辑的产物。
面对普遍存在的挫败感,社会结构被动禅城了大量非生产性岗位、政策妥协与福利供给。这些角色因其较低的准入壁垒,迅速成为身份政治团体竞逐的核心资源。左翼政治力量以多元弱势群体联盟的形式,推动各类包容性指标,以此作为获取这些结构性位置的工具。然而,当传统意义上处于优势位置的群体(主体民族、主流性别认同、主流信仰男性)也全面卷入这场基于身份的生存资源争夺,身份政治便再也不是一种针对少数群体的统战,而恐怕不得不演变为一种全面的利益分配乃至于普适福利。毕竟,当自己无法通过努力而智能通过统战价值获得有尊严的生活时,是没有人能拒绝像工作那样获取统战价值的诱惑的。
既有的政治光谱及其解决方案面对此种结构性困境均显露出无力。左翼改良派想要保2008年的守,维护全球化高峰期的既有平衡,右翼保守派则更进一步决定保1958年的守,向往前技术爆炸时代的秩序。但迄今为止,我看见的只是一群cosplay希特勒,丘吉尔和甘地的人轮流抢过方向盘猛踩油门。
回到中国,寄望于北京能从这些经历中直接提炼出全新的理论也是不现实的,毕竟理论的突破无法脱离具体实践,何况西方和中国的国情差异巨大。但无论如何我尤其担忧的是对“不劳动者不得食”原则的僵化坚持。后现代社会结构若无法为大量难以加入新价值生产链条的个体提供基本的尊严保障,都恐将面临原子化个体反噬带来的秩序普遍瓦解。当前,得益于经历过物质匮乏时代的老一代人的忍耐特质,中国社会呈现出一种表面的相对温顺,只在原子化个体不巧偶然遇到压迫最大值的时候才制造出珠海、宜宾或金华事件。然而,过早接触网络世界而在互联网上广泛显得高度自我中心和攻击性的10后恐怕才是未来中国人更鲜明的形象。
可能是几年前,我在知乎上看过一篇译文,大意讲的是,相当一部分东海岸的美国人并未创造实质性的物质或服务增量,其角色仅在于维持一个庞大的相互服务系统的表面运转。卖保险的职员推销完保险服务下班,向律师咨询了报税相关事项,又去找健身房教练做了一个教程的健身服务,做了许多事情却没有创造或消耗任何实际财富。彼时我视之为悲哀,如今反观,若中国社会能稳定达到此种内部服务循环的规模与自持状态,或许已是一种值得争取的社会稳态。它虽然从传统的眼光中来看什么都没有创造,却至少为被技术进程排斥的人提供了一种有尊严的生活。